2025年4月7日,电气工程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109活动室成功开展“电驿心坊”心理委员培训会。本次活动以“传感心电暖流,守护心灵成长”为主题,旨在提升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与危机干预能力,进一步筑牢校园心理健康防护网。培训会由黄奕竣睿老师主讲,各班级心理委员参与学习。


一、聚焦角色定位,强化责任意识
培训会首先围绕“角色认知重构”展开,黄奕竣睿老师提出了三维角色坐标体系,详细阐述了心理委员作为观察员、联络员和支持者的多重角色定位。同时,针对保密伦理实践指南,老师还强调,在自杀危机等特殊情况下,保密原则存在弹性边界,但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程序,而在日常工作中,则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同学隐私。
二、六维雷达预警,精准识别危机
在危机干预策略方面,老师从语言模式、作息异常、社交回避、情绪波动、行为改变和生理不适六个维度,深入讲解了心理危机的识别方法。例如,频繁使用消极词汇、作息紊乱、社交活动减少、情绪喜怒无常、学习和卫生习惯改变以及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等,都可能是心理危机的信号。这让心理委员们对危机信号有了更敏锐的洞察力,为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问题奠定了基础。
三、科学干预策略,传递温暖力量
在危机干预策略方面,培训提出“黄金三步骤干预法”。一是练就敏锐洞察力,精准识别危机信号。即通过异常行为排查、言语线索捕捉及事件影响追踪,精准定位问题根源。二是科学开展干预,传递温暖与希望。如营造安全沟通氛围、积极倾听与共情回应、谨慎使用沟通话术以及适时寻求专业援助,确保在面对心理危机时能够给予同学最恰当的帮助。三是转介流程精准衔接,包括持续关心与支持、记录与反馈干预过程以及加强班级心理健康宣传。
四、典型案例解析,实战经验共享
最后,培训会通过三则真实案例,生动呈现心理委员的实战经验。例如,针对学业压力引发的焦虑情绪,心理委员通过主动倾听、共情回应及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同学重拾信心;面对社交障碍导致的孤独感,通过组织活动、引导表达及拓展社交圈,有效化解心理困境;对于家庭变故引发的心理创伤,则以陪伴支持、联动班委与专业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同学走出阴霾。
五、筑牢心理防线,护航成长成才
此次心理委员培训会提升了电气工程学院心理委员们识别和干预心理危机的能力。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心理委员们将充分发挥作用,以“探电寻径”的探索精神,“护心逐光”的温暖力量,为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营造更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