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科研工作> 正文

【工匠精神】精益求精 勇于创新——学校刘蒙恩博士团队用理想信念诠释红色的中国“芯”(教师篇)

点击数:更新时间:2023-11-25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刘蒙恩博士是学校轨道交通与航空服务学院智能装备研发工程中心主任。两年来,刘蒙恩博士带领团队专注着一件事,那便是为中国“芯”的崛起而努力。他用无数个实验室的日夜坚守,诠释了一个科研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坚守: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制造,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现已步入新的历史阶段。然而在高端制造业方面,目前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面对国内芯片市场强劲的需求,国内能够提供产量稳定的晶圆厂数量却非常有限。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门槛高都是制约晶圆厂数量增长的因素。而在半导体晶圆的加工工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晶圆边缘磨削。目前,我国半导体材料加工厂大多使用日本生产的倒角机进行边缘磨削,但是设备售价高昂、维修升级成本高等问题日益显现。新发明诞生的驱动力,根本上永远是需求。学校充分发挥国家“双高计划”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博士团队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优势,立足重庆地区支柱产业特色,成立了由刘蒙恩博士带领的智能装备研发科技创新团队,最终破解了芯片制造中12英寸半导体行星片倒角机研发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匠心:用专注和坚守诠释“中国创造”

芯片的成功研制离不开团队的一次次磨合,实验室的一遍遍打磨和每一位科研人的咫尺匠心。合作之初,团队也遇到许多困难,每当遭遇“肠梗阻”,刘蒙恩博士总是冲锋在前。“一名党员,不管在什么岗位,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当以时代先锋为榜样,争做党员标杆,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挫折不气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项接着一项干。”作为党支部书记,两年多来,刘蒙恩带领团队13名党员日夜攻关,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整个过程很辛苦,但最终我们的技术经受住了检验”。创新团队里的一位科研人员回忆。

极致:用精益求精彰显职教风采

工匠以工艺专长造物,在专业的不断精进与突破中演绎着“能人所不能”的精湛技艺,凭借的是精益求精的追求。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刘蒙恩博士带领团队攻克了晶圆倒角机运动控制算法,研发了0.001mm高精度机械装配工艺,完成了晶圆倒角机控制软件、晶圆倒角机12万转电驱主轴技术,试制了单晶硅晶圆倒角机原型机。研发出的倒角机设备是生产链中的一台关键设备,直接关系到晶圆下游加工和产品的质量。经重庆超硅半导体组织专家评审鉴定,设备加工精度和速度都优于日本同类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团队与国内半导体企业签订了12套倒角机700万技术开发开放合同,取得了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

“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追求卓越……我们相信,以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争做高技能人才,用实干成就梦想,必将汇聚起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力量,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